橘皮竹茹汤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

《金匮要略》卷中:橘皮竹茹汤
【别名】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橘皮12克 竹茹12克 大枣5枚 生姜9克 甘草6克 人参3克
【功能主治】理气降逆,益胃清热。治久病体弱或吐下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呃逆或呕吐,舌嫩红,脉虚数。
【用法用量】上药六味,以水一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次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重订严氏济生方》:橘皮竹茹汤
【拼音注音】Jú Pí Zhú Rú Tāng【处方】赤茯苓(去皮)橘皮(去白)枇杷叶(拭去毛)麦门冬(去心)青竹茹 半夏(汤洗7次)各30克 人参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降逆止呕,和胃清热。治胃热多渴,呕哕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济生》卷二:橘皮竹茹汤
【别名】麦门冬竹茹汤
【处方】赤茯苓(去皮)1两,橘皮(去白)1两,枇杷叶(拭去毛)1两,麦门冬(去心)1两,青竹茹1两,半夏(汤洗7次)1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胃热多渴,呕哕不食。体强新病,未经苦寒攻下,或误投热药滞药,脉见洪数滑实,呃逆声重相连者。
【用法用量】麦门冬竹茹汤(《医统》卷二十七)。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阳明药也。胃火上冲,肝胆之火助之,肺金之气不得下降,故呕。竹茹、枇杷叶、麦门冬皆能清肺而和胃,肺金清则肝气亦平矣;二陈所以散逆气;赤茯苓所以降心火;生姜呕家之圣药;久病虚羸,故以人参、甘草、大枣扶其胃气也。
【摘录】《济生》卷二
《麻症集成》卷四:橘皮竹茹汤
【处方】竹茹、麦冬、建曲、鲜斛、炙草、橘红、沙参、谷芽、茯苓、杷叶。
【功能主治】麻疹胃虚羸瘦,呕逆不已。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金匮》卷中:橘皮竹茹汤
【别名】竹茹汤、陈皮汤、竹茹橘皮汤
【处方】橘皮2斤,竹茹2升,大枣30枚,生姜半斤,甘草5两,人参1两。
【功能主治】伤寒病后虚羸,哕逆不已;或吐利后,胃虚膈热呃逆;或产后呃逆;或四时伤风咳逆。
【临床应用】呃逆:林某,男,34岁。呃逆已十余年,时好时坏,经常发作,曾经治疗无效。此次发作加剧,呃逆频发,恶心吐涎,口渴,上腹部疼痛,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脉弦,舌质红苔黄浊。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呃逆,中医诊为木土不和,肝阳有余,胃阴不足,肝胃火逆而致呃。以橘皮竹茹汤加减:橘皮4.5g,竹茹9g,玉竹9g,麦冬6g,炙草3g,石斛9g,大枣3枚,生姜3片,柿蒂4.5g。二诊,呃逆已减,晚能入眠,胸前痞闷。前方去大枣、柿蒂,加生栀子、豆豉除胸脘痞闷,蔻仁宽中理气,连翘清热散结。三诊,呃逆已止,诸症亦瘥,惟心中灼热,脉稍转缓,舌苔微黄。前方倍石斛以养胃阴,加知母滋阴清热泻火。连服三剂,痊愈出院。四个月后追访未再发作。
【用法用量】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医学纲目》卷十六)、竹茹橘皮汤(《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陈皮竹茹汤”。
【各家论述】1.《医方考》:橘皮平其气,竹茹清其热,甘草和其逆,人参补其虚,生姜正其胃,大枣益其脾。
2.《成方切用》:此胃虚而冲逆为哕,然非真元衰弱之比,故以参、甘培胃中元气,而以橘皮、竹茹,一寒一温,下其上逆之气,以姜、枣宣其上焦,使胸中之阳渐畅而下达,谓上焦因受气于中焦,而中焦亦禀承于上焦,上焦既宣,则中气自调也。
【摘录】《金匮》卷中
《寿世保元》卷三:橘皮竹茹汤
【处方】陈皮(去白)3分,人参2钱,甘草(炙)1钱,竹茹1钱,柿蒂1钱,丁香5分。
【功能主治】因吐利后,胃虚膈热而呃逆者。
【用法用量】上锉1剂。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温服。
身热发渴,加柴胡、黄芩,去丁香。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金鉴》卷六十二:橘皮竹茹汤
【处方】橘红2钱,竹茹3钱,生姜1钱,柿蒂7个,人参1钱,黄连1钱。
【功能主治】溃疡,胃火上逆气冲,以致时时呃逆,身热烦渴,口干唇焦,此热呃也。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空心温服。
【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活人书》卷十六:橘皮竹茹汤
【处方】橘皮2两,竹茹1升,甘草2两(炙),人参半两,半夏1两(汤洗)。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哕逆,呃逆,妊娠恶阻。
【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6片,大枣1枚,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活人书》卷十六
汉·《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
【组成】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枚)、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功效】和胃降逆,益气清热。
【主治】胃虚有热之呃逆,症见气逆不降,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苔薄白带黄,脉虚略数。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妊娠恶阻、反流性食管炎等病症。
1.妊娠恶阻:以加味橘皮竹茹汤配合氯化钾、维生素C及维生素B6静滴治疗妊娠剧吐患者38例,并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相对照,疗程1周。以恶心呕吐症状、尿酮体、血电解质变化情况为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8.4%。(《湖南中医杂志》2009年第6期)
2.反流性食管炎:以本方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8例,并与泮托拉唑肠溶片、多潘立酮治疗相对照,疗程12周。以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内镜检查结果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9.17%;治疗组治疗后内镜下疗效总有效率72.92%,对照组总有效率60.41%。(《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第7期)
【方解】本方主治胃虚有热,气逆不降之证。临床应用以呃逆频作或呕吐、舌红嫩为辨证要点。方用橘皮和胃理气降逆,竹茹清胃热降逆气;合以人参、甘草、大枣补益胃气。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甘寒之竹茹与辛温之橘皮、生姜相伍,则清而不寒;二是益气养胃之人参、大枣、甘草与行气和胃之橘皮相合,则补而不滞。
临床如见胃气不虚,可去人参、甘草、大枣;痰多者,加半夏、茯苓;胃阴不足而见舌红少苔者,加麦门冬、石斛;呕哕不止者,加枇杷叶;呃逆持续者,加柿蒂。
凡由实热或虚寒所致呃逆、干呕者,非本方所宜。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反流性胃炎、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顽固性呃逆、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等病症。实验研究证实本方具有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增加食欲、排泄毒素的作用、能增加小肠吸收功能。
【方歌】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齐,胃虚有热失和将,久病之后更相宜。
【摘录】汉·《金匮要略》

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