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

  • 伤寒发微

    最新章节:正文 跋
    伤寒著作。曹家达注。刊于1931年。本书能密切结合作者个人临症运用《伤寒论》方的经验,融会仲景原文以阐述病理、分析经义,颇多可取,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但也难免失之一隅。后人将此书与《金匮发微》合刊,于1956年由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名为《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

    07-29 完结

  • 伤寒论纲目

    最新章节:卷十六 仲景辨脉平脉 辨脉篇
    清·沈金鳌撰。成书于1774年。全书分16卷, 34. 4万字。该书首冠以总论, 分为脉症、六经主症、表里、传变等篇。自卷一至卷十五, 循六经之次, 编列《伤寒论》原文; 其不得分属六经者, 如伤寒后症及辨脉、平脉等篇, 悉列另篇, 以为十六卷。因是书编次, “以仲景论为纲, 历代诸家之语足以阐明仲景者为目”, 故名曰《伤寒论纲目》。其编次注释有这样一些特点: ①按证归类, 重编《伤寒》。其在《凡例》中说: “仲景《伤寒论》, 自叔和窜乱后, 其六经条款,凡注释家各以意为前后, 讫无一定。独柯氏《论注》, 其分隶六经者, 颇有理据, 今《纲目》所定, 皆依柯本。” ②博采群书, 以目释纲。其在六经原文纲下, 则采辑叔和以下42家伤寒著作为目, 各摘其语之尤精且当者, 以发明仲景之论。而其中又以柯韵伯之说为主。并附以己见阐发于后。③六经传变, 注重辨证。沈氏认为, “伤寒之病, 有传经, 有直中, 有始终不传, 有风寒交中, 千态万状, 棼如乱丝”。学者当循六经辨证之旨, 明邪犯脏腑经络, 轻重虚实之异, 而随证论治。④立法用方, 灵活变通。其驳斥“但取仲景法, 不取仲景方” 之诡言, 谓仲景之书, “方因法立, 法就方施,113方, 方方皆活, 397法, 法法皆通”。若将其法与方融会贯通, 诚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既可治外感, 又可治内伤, 本书对后世有深刻影响,是一部研究“伤寒论” 各家注释的难得参考书。不过, 是书亦有不足之处,如清·曹禾《医学读书志》说: “然沈氏改补前人原文, 几呈不可句读; 采集诸家, 复美丑不齐; 不著书名, 任情窜抹, 每非厚书之辙, 虽获睹秘书,实未得书中旨趣。” ...

    07-29 完结

  • 伤寒论辑义

    最新章节:卷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注本。《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7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享和元年。前6卷列述六经病;卷7辨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伤寒论》原文悉遵我国宋高保衡、林亿校订本,而将其他《伤寒论》传刊本之异同,尽注于各条之下;原论中之误文、脱文,本汉儒尊经之意,不妄改易;校勘亦较精详。其诠释仲景原文,采辑成无己以下数十家之注文,结合个人心得逐条阐析,对原文中条理牴牾、字句钩棘、不易晓明者,“勿敢妄于穿凿”。方解部分,除选注诠释外,并参考古今方书增补了一些效方。作者又于此书“综概”中指出:读《伤寒论》,“宜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分,发汗吐下、攻补和温之别”。对读者甚有启发。现存多种刊本,最早为日本文政五年聿修堂原刻本,建国后我国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07-29 完结

  • 伤寒论类方

    最新章节:伤寒类方卷上
    《伤寒论》方著作。4卷。清徐大椿撰。刊于乾隆二十四年。徐氏将《伤寒论》方剂,按方名归类、编次,先列方药组成及服用法,后论主治、间附按语。前3卷列述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栀子汤、承气汤、泻心汤、白虎汤、五苓散、四逆汤等类方共91首;卷4为“杂法方类”,计22方。总合113方。此书在《伤寒论》方剂著作中,是“以方归类”之代表作,有便于检索、不失仲景原意等优点,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现有初刻本、《四库全书》本等多种刊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1984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校注本。...

    07-29 完结

  • 伤寒微旨论

    最新章节:伤寒微旨论卷下
    北宋·韩祗和撰。韩氏为宋哲宗时人, 对《伤寒论》研究颇深, 乃于元祐元年 撰成此书。原书早佚, 而《永乐大典》内散见颇多, 王好古《阴证略例》中间引其文。《四库全书》纂集者乃“采掇荟萃, 复成完帙, 谨依原目, 厘为上下两卷”。上卷内容为伤寒源、伤寒平脉、辨脉、阴阳盛虚、治病随症加减药、用药逆等八篇。下卷内容为总汗下、辨汗下、药力轻重、温中、大小便等七篇。全书共十五篇,间附方论。书中强调伤寒不可早下, 重视时辰季节对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影响。但祗和“纯以温暑作伤寒立论, 而即病之伤寒反不言及, 此已是舍本徇末, 全不能窥仲景蕃篱”。。本书对仲景旨意多有发挥。现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1914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等。...

    07-29 完结

  • 医垒元戎

    最新章节:卷十二
    十二卷。元王好古 撰。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赵州 人。王氏通晓经史,喜好医学。曾从师于张元素、李东垣学医,官本州教授。撰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书。此书序中作者自称: “良医之用药,独不若临阵之用兵乎。”故名。此书成于至元二十八年 ,后原稿亡佚,经追忆十得七八,重新辑成此书。书前自序题丁酉岁,盖此书重辑于元初,重刊于元贞三年 。书中以十二经为纲,论述病证以伤寒为主,附以杂证。其学术渊源,大旨宗仲景之学说,而参以张元素、李东垣之说,选方采用 《和剂局方》,与朱震亨大同小异。如半硫丸条下注云:“此丸古时用,今时气薄不用。”用药选方十分灵活,讲求斟酌变通,既详且慎。治病主张“随脉察病,逐脉定方”,对伤寒杂病论述比较全面,用汗、吐、下三法准确灵活。此书中还论有王氏自订验方多条,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此书经后人节录整理为一卷本,刊于 《济生拔粹》、《东垣十书》等书。有明嘉靖二十二年 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济生拔粹》本。...

    07-29 完结

  •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

    最新章节: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卷十
    方书。又名《续本事方》。10卷。宋许叔微撰。为许氏《普济本事方》之续编,体例一如《普济本事方》。作者分类汇编各科效验方剂,分为治诸虚进食血气并论、治诸积热等疾、治诸风等疾、治诸冷等疾凡22门,共录方300余首。每方列述主治、药物、剂量及用法,间述方剂“本事”,即有关该方的治验和辑录原委。现存日本享保二十年向井八三郎刊中正堂训点之与《普济本事方》合刊本,内题《普济本事方及类证普济本事方》;日本元文三年刻本及《三三医书》本。...

    07-29 完结

  • 病机气宜保命集

    最新章节:保命集卷下
    三卷。金张元素撰。又名《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医经类著作。张元素,字洁古,易州 人。八岁应童子试,二十七岁应进士试,因犯庙讳落第,乃去而学医,遂精通医术。为易水学派开山,因抒医学所得,便撰成此书。此书初罕传播,金末杨威得其本刊行,而题为河间刘完素所著。明初宁王权重刊,又伪撰刘完素序文词调于卷首。所以一说认为此书为刘完素撰。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时得已纠误,定为出于元素之手。张氏医术造诣深邃,自成一家。据李濂《医史》中载,刘完素曾患伤寒八日,头痛脉紧,呕逆不食,十分沉重,元素诊视,为其开方,完素服其药遂愈,遂深服其医术。此书上卷介绍养生、诊法、伤寒、本草等,探讨风、暑、燥、湿、寒等病邪、病机、运气等共九篇。中、下卷论述内科杂病、妇科、儿科等多种常见病病原、证候与治疗方法,共二十三篇,七万余字。张氏于医理精蕴阐发极为深至,其书对于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初刊于金大定二十六年 。有明宣德六年 怀德堂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1959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铅印本、《四库全书》本。...

    07-29 完结

  • 曹仁伯医案

    最新章节:曹仁伯医案论
    又名 《曹仁伯医案论》。医案。清曹仁伯撰。一卷。仁伯有 《琉球百问》 已著录。此书初为抄本,后由裘庆元收入《三三医书》刊行。约万余字。以里居姓氏为题,载案二十五则,包括湿痰、头鸣右盛、交肠、血证、湿热痰浊、伏邪、振颤等,多为内科杂病证治。其中伏邪外感、痰证较多。每案详析病因病机,叙述立法方药,或有按语。仁伯擅治内科杂病,尤重治本,辨治灵活,深得灵素奥旨。叙案细腻,不拘于论证列方。所载数则连续复诊案例,始末清晰,便于了解诊治经过。所治患者来自嘉兴、安徽、杭州、绍兴、松江、洞庭山各地,亦可见其盛名。有一九二三年裘庆元刊 《三三医书》 铅印本。...

    07-29 完结

  • 黄帝内经灵枢经白话文

    最新章节:81 痈疽
    与《素问》合为《黄帝内经》。成书年代一般认为较《素问》为晚,九卷,故称《九卷》,后又称《针经》。王叔和、皇甫谧已见其书,皇甫谧认为此书即《汉书·艺文志》所著录《黄帝内经》十八卷之一半,后人多宗此说。隋唐之际出现不同名称的传本,包括《九灵》、《九墟》和《灵枢》。唐王冰注《素问》即采用《灵枢》,宋代以后原本及传本大多散佚。北宋元祐八年高丽献来《黄帝针经》一部,诏颁发天下。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史崧又据家藏旧本《灵枢》九卷重新编校,改为二十四卷,八十一篇,为现存最早版本。本书内容与《素问》相近,尤详于经络、针灸,在介绍基础理论和临床方面则与《素问》互为补充,各有阐发,亦为中国传统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07-29 完结

  •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文

    最新章节:81 解精微论篇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及其以前时期的医学思想和医学成就。该书为中医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创立了中医理论体系。一般认为该书成书年代在春秋战国时期, 至两汉又略有增损改易。全书共24卷、81篇。内容十分丰富, 详细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预防、养生等内容,突出地反映了阴阳五行的自然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天人相应观念和人体内部高度统一的整体观念。本书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医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张仲景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 曾以此书为重要的参考书, 所以此书是《伤寒论》重要的知识来源之一。《伤寒论·自序》: “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撰用《素问》《九卷》……并《平脉辨证》, 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07-29 完结

  • 产宝诸方

    最新章节:产宝诸方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不载,惟陈振孙《书录解题》有之,自明以来,诸家书目亦罕有著录者,《永乐大典》所载尚得七十余方,又有《十二月产图》一篇,与振孙所记并合,盖即宋时原本,又别有《序论》一首,《王月卿序》一首,文皆残阙,当亦原书之佚简也。其方于保产之法,颇为赅备,而原第为《永乐大典》所乱,已不可复考。清初四库馆中以类分排,首调经养血,次安胎,次胎中诸病,次催生,次产后,次杂病,仍为一卷。其中所引各方,多为后人所承用,如人参饮子一方,与朱震亨所制达生散,虽品味多寡不同,而以大腹皮为君,人参为辅,命意无异。知震亨实本此而增损之。又如张元素以枳壳、白术为束胎丸,后人以为不宜于藜藿之躯,易以白术、黄芩,相沿至今,为便产良方,不知亦本是书所载之枳壳汤。又今时治产后血风,有所谓举卿古拜者,核其所用,惟荆芥一味,即此书之青金散。盖荆芥主治风,《素问》: 东方主风,而肝属于木。平肝木,即所以助肺金,故以青金为名,后人窃用其方,而又翻切荆芥字音,诡名以炫俗耳。凡此之类,皆可以证古今传授之由,惟所用多降气破血之品,辛热震动之剂,则古人禀厚可受攻伐,未可概施于后来也。...

    07-29 完结

  • 巢氏诸病源候论

    最新章节:卷之五十 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
    五十卷,隋·巢元方等奉诏撰。考《隋书·经籍志》有《诸病源候论》五卷,目一卷,吴景贤撰。《旧唐书·经籍志》有《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吴景贤撰,皆不言巢氏书。《宋史·艺文志》有巢元方《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又无吴氏书,惟《新唐书·艺文志》二书并载,书名卷数并同,疑当时本属官书。元方与景,一为监修,一为编撰,故或题景名,或题元方名,观晁公武《读书志》,称隋·巢元方等撰,足证旧本所列,不止一名,《隋志》吴景作吴景贤,贤或监字之误,其作五卷,亦当脱一十字,如止五卷,不应目录有一卷矣。《四库》著录本,为明·汪济川方广所校,前有宋绶奉敕撰序,考《玉海》载天圣四年十月十二日乙酉,命集贤校理晁宗悫、王举正校定《黄帝内经素问》《难经》《巢氏病源论》,五年四月乙未,命国子监摹印颁行,诏学士宋绶撰《病源》序,是其事也。书凡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二十论,陈振孙《书录解题》,称王焘《外台秘要》诸论,多本此书,今勘之信然,又第六卷解散病诸候,为服寒食散者而作,惟六朝人有此证,第二十六卷猫鬼病候,见于《北史》及《太平广记》者,亦惟周齐时有之,皆非唐以后语,其为旧本无疑,其书但论《病源》,不载方药,盖犹《素问》《难经》之例,惟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亦不言法出谁氏,考《隋志》有《引导图》三卷,注曰立一坐一卧一,或即以其说编入欤?《读书志》称宋朝旧制,用此书课试医士,而太平兴国中集《圣惠方》,每门之首,亦必冠以此书,盖其时去古未远,汉以来经方脉论,存者尚多,又裒集众长,共相讨论,故其言深密精邃,非后人所能及,《内经》以下,自张机、王叔和、葛洪数家书外,此为最古矣,王祎《青岩丛录》,尝议其惟知风寒二湿,而不著湿热之说,以为疏漏,然病机万变,前人所未及言,经后人阐明者甚多,未可以一节病是书也。此书传本极少,清末周学海取家藏旧本,以日本刻本及《外台秘要》校定,刊入丛书中。...

    07-29 完结

  • 诚求集

    最新章节:三十四、咬牙
    儿科类中医文献,列急惊风、慢惊风、慢脾风、疳症、痢疾、发搐、霍乱、浮肿、伤暑、燥症、火症、诸热、多困、肛门作痒、咬牙等小儿病三十四种,每病症后载治验及处方。...

    07-29 完结

  • 程门雪遗稿

    最新章节:程门雪遗稿
    程门雪著,中医妇科专著。...

    07-29 完结

  • 传信适用方

    最新章节:传信适用方卷下
    二卷。宋吴彦夔撰。吴彦夔,字拙庵,南宋医家。此书旧本不著撰入姓氏,《宋书·艺文志》载此书亦不言作者,《四库全书》据陈振孙所言断为吴彦夔所撰,成于南宋淳熙庚子。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载治诸风、治感风中暑、治气疾及心痛、治脾胃、治瘴疟、治痰嗽、治吐逆、治泄泻下痢及补益、治眼目口鼻、治脚气等方药;下卷载治痈疽疮疖,小肠气淋疾,痔漏便血秘涩等疾,治杂病,治妇人众疾,治小儿众疾,治汤火虫蛇所伤、骨鲠竹刺等,解诸毒救危死及诸汤等方药,并附夏子益治奇疾方三十八首。此书所录皆经验之方,信实可用,其中如“八味圆问难”一条,详辨药品产地、制法、用量及品性等,深得制方之旨。此书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亦借鉴了此书内容。书中有些方药流行于今,已成为成药。有《四库全书》影抄宋本,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当归草堂本影印。...

    07-29 完结

  • 赤水元珠

    最新章节:赤水元珠卷二十九
    三十卷。明孙一奎撰。又名《赤水玄珠全集》、《孙氏医书三种》。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休宁县人。因父病而立志学医,先师从汪机的弟子黄古潭,又研究经典医著及诸大家典籍,勤奋好学,诵读无间,历寒暑三年。为寻师访友,曾远历湘赣江浙等地,广询博采,择善而从,历三十余年乃精于医,为人治病,每有良效,名噪当时。著有《医旨续余》、《医案》等书。孙氏治学,反对“徒以方书为捷径”,而重视理论研究,不仅沉酣于《内经》、《难经》之书,精研本草,参阅方书,并结合仲景之后历代名家医著,加以融汇贯通。他认为:“医者能因古人之法,而审其用法之时,斯得古人立法之心矣”,“仲景不独以伤寒擅长,守真不独以治火要誉,戴人不当以攻击蒙讥,东垣不专以内伤树绩,阴有余阳不足之论不可以疵丹溪,而樱宁生之长技,亦将与诸公并称不朽”。孙氏反对命门、三焦等理论并有独到见解,认为营气、卫气的生理功能实由宗气所宗,人的呼吸赖宗气的推动。人身君相之火均为人火,为内火,不能以君相来分属天人,而心为君火,包络、三焦为相火,乃亘古不易之论。在治疗中孙氏“首重明证”,认为“凡证不拘大小轻重,俱有寒、热、虚、实,表、里、气、血”之分,且病变多有始同而终异,执法不能执一而无权变。在遣方用药中十分重视对三焦元气的保护,与其三焦、命门理论相印证。此书分七十七门,每门又分列病症,根据《内经》、《难经》等理论,引录文献二百六十五种。结合自己多年临床体会,对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予以论述。条分缕析,分述因、证、处方,并附各家治验。如风门中又分伤风、真中风、类中风、痦痱; 寒门中又分中寒、恶寒。大旨以明证为主。其中辨古今病证名称相混之处尤为明晰。在治疗上重视保护三焦元气,反对滥用寒凉之品。此书中孙氏的学术见解颇为各世医家所重视。唯卷十 “怯损劳瘵”门附 “方外还丹”,专讲以人补人采炼之法,非为正道,为全书之瑕疵。有明万历十二年初刻本,民国三年 上海著易堂书局铅印本,《四库全书》 本。...

    07-29 完结

  • 蠢子医

    最新章节:蠢子医卷四
    医论。清龙之章撰。四卷。之章字绘堂,太康人。晚年不幸,二子相继而亡,留下诸孙,不得已以医为业谋生。并取平日心得结合古人方略编成歌诀,以授诸孙,积而成帙。仿宋之邵康节将数学课儿名为《蠢子数》,故名。成书于光绪八年。不分门类,每项列有细目,凡二百二十二则,约七万余言。分别论述学医、运气、脉理、脉象、望色、辨证、立方、用药,并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的辨证。认为古今运气、用药均不同,故论治据当年运气而以除湿利气为主,化痰清热为辅。其治法以汤药为主,亦有针、砭及薰、洗等外治法。强调学医者须先明药性,再明脉理,不泥于汤头歌,临证须灵活施治。所论多为临证经验,内容丰富,切于实用,且因以诗歌体裁编写,易于初学记诵。为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医学入门书籍。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07-29 完结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最新章节:卷十七
    伤寒类著作。清吴谦等纂注。十七卷。谦有《医宗金鉴》已著录。是书因《伤寒论》流传既久,残缺不全,存者编次传写多误,欲正其错讹,删繁补遗,遂博采诸家精华,辑成此书。约当乾隆七年编入官修医学丛书《医宗金鉴》一至十七卷。内容为辨六经病脉治、辨合病、并病、辨差后劳复、阴阳易、辨坏病、辨温病、辨痉湿暍、辨霍乱、辨汗吐下、病脉篇、平脉法、辨脉法及正误、存疑、合药分剂法则、经脉图注、伤寒刺灸穴图等。每篇之首,设有总论。后录张仲景原文,文后加注,释解原文。集注采录诸家之言。内容简明扼要,颇切实用,为初学中医必读书。于 《伤寒论》之研究亦有重要参考价值。有乾隆七年武英殿刊本,一九八三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武英殿本排印本。...

    07-29 完结

  • 四诊心法要诀

    最新章节:四诊心法要诀
    诊断学著作。清·吴谦 等编纂。刊于乾隆七年。本书系清政府组织医官编纂的大型综合性医学丛书 《医宗金鉴》 的第34卷。书中介绍望、闻、问、切四诊的详细内容,并编以四言歌诀形式,便于学者习诵掌握。卷末还附有修正《素问》脉位图及订正《素问·脉要精微论》。全书叙述简明扼要。曾做为清以后学习中医诊法的重要教材。现存主要版本有《医宗金鉴》清内府精写稿本残本、1742年武英殿刊本、《四库全书》本等。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影印本,1963年出版了校刊排印本,1979年又出版了校点本 。...

    07-29 完结

  • 幼科杂病心法要诀

    最新章节:囟填
    儿科著作。清吴谦等撰。六卷。谦有《医宗金鉴》已著录。是书即《医宗金鉴》卷五十至卷五十六幼科杂症部分。刊于乾隆七年。约十六万字。内容为四诊总括及初生、惊风、痫证、疳证、吐证、泻证、感冒、瘟疫、暑证、霍乱、痢疾、疟疾、咳嗽、喘证、痰证、疝证、淋证、腹痛、黄疸、水肿、腹胀、发热、积滞、癖疾、汗证、失血、杂证等二十七门。首论新生儿护理,次叙儿科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以歌诀夹注的形式叙述,便于记诵,为学者所重,为儿科有价值的参考书。有乾隆七年武英殿刊本及一九五六——一九五七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武英殿刊本影印本及一九六三年精装铅印本。...

    07-29 完结